书韵

书,就像一个女人一样。身上自然有些类似的韵味。清香淡雅,这种味道自然很让人享受。

书,好像就是一个聪慧的老者,与他进行对话,不仅需要你的思想能够达到这位老者的高度,还需要你的倾心的聆听。所谓金玉良言,书的价值恐怕是用金玉砌的城池也换不来的,书的深邃,需要你的用心体会,有时,你能在他的阐述中感到他思想的伟大,有时,你又会辗转于他的字里行间而不能自拔,所以我说书是神秘的,同时也是伟大的。

古今中外的名家,无不是读书而成大器。读尼采的《查拉斯图拉如是说》,你能感受到哲学思想的伟大深邃。尼采自诩为太阳,那么我们在他的书中也能感受到太阳的光辉。像是哲学被勾勒出了一道金边。读钱钟书的《围城》,那你能感受到钱老思维的深奥,或许我们一开始还不能理解这本书的含义,这就需要我们对社会,人文的洞察力了。我们现在读不懂他的书,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还未走近他的世界里。钱老并未被城所围。倒是我们。如果没有读懂这本书的话,我们在心里的深处,正在被城墙所包围了。

读韩寒的《三重门》,你是否会联想到你自己的青春,林雨翔的人生印记是否有与你相吻合的地方呢?所谓三重门,有人解释为家庭,学校,社会这三重门。但是我相信并不会这么只有一种解释,你可以勾勒出你自己心中所认为的三重门,这就需要你自己去探索了,因为书的解释如同英语的翻译,不是只有一种的解释,就像对于周杰伦的《惊叹号》专辑。里面的《迷魂曲》《琴伤》《水手怕水》,里面融合的电音,以及对外国经典曲目的从新编曲。不同的人听出了不同的感觉,这是每个人思想境界的不同,书跟音乐一样,书的韵味也是一样,你自己的思想品味达到了什么境界,你读的书就达到了什么境界,所以,每个人所读的同一本书也是不同的。至于《长安乱》,《他的国》,那就更需你的理解了。《他的国》,或许你要读到最后一章,才能读懂韩寒在说什么。里面对于环境的保护,对于中国现状的批判自是不少,但更深层的意思呢?你也许读不出。书的神秘让你的思想徘徊在书中迷宫,你或许拐进了一道胡同,发现走出了迷宫,心里感叹道:啊,我读完了。我走出迷宫了,但是迷宫中藏得宝藏,你却没有发现,这就是你的无知了,读书不是在看字,而是在吸收着书中的精华,我们常说书是精神的食粮,这句话是有深意的,人的精神怎么来的呢,恐怕我们走过了许多年的教育的过程,才真正的领悟到,人的精神是由读书来的。

至于谈到青春文学的另一位大家,郭敬明,与韩寒同在一次全国新概念作文中一战成明,郭敬明的书又有什么深处呢,你可以看到他的文字很华丽,你时常能在他的文字中找到一幅美丽的画卷。看他的书好像在翻日本的漫画,只剩下了华丽二字,大家也许都看过《幻城》,气氛的烘托好像在拍一部宏大的电影,人物的描写也极具郭氏的浪漫主义色彩,你读的很震撼。而对于《小时代》呢。我觉得像是在看一部偶像剧。记得上高中的时候。也曾经看过了一个杂志,叫《紫色》,跟郭敬明兄是一样的风格,好像就是他写的吧,我也忘记了,综合而言,郭敬明兄就是一位自己很帅,写的书也很帅得一位作家,唯美型的代表。

说了这么的评价,我对于书韵好像也只是限于青春文学的境界了。至于怎么感受到书韵,恐怕我得文字帮不了你多少。书的韵味,只有你自己去嗅了。

112055117

李尧


已发布

分类

来自

标签: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